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可以耳闻目睹身边突然有人得了晚期癌症不治而亡,于是人们谈癌色变。如果自己家里的一个人甚至几个人得了癌症,心里就更害怕了,认为癌症可以遗传。
癌症是先天遗传的?
影响癌症的因素有很多。比如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接触环境中的某些致癌物质,都可能增加人体对癌的易感性。某些有先天免疫缺陷的病人,得癌症的危险也比正常人高。
值得强调的是,癌症和遗传病不同,癌症是不会先天遗传的,但是后天某个基因容易改变,那么你就容易得某种癌症,这叫“易感性”。公认的看法是,基因和染色体异常产生对癌症的易感性。
所谓的肿瘤遗传,实际上并不是肿瘤本身在遗传,而是患肿瘤的易感性在遗传。
癌症的家族遗传是怎么发生的?
一部分原因是,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致癌风险因素,比如吸烟,肥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。
与此同时,也有癌症是由遗传性“异常或变异基因”导致。也就是说,引发癌症的异常基因由父母遗传给其子女。那么,是不是只要家里面有人患上癌症,我们就一定也有患上癌症的风险呢?
事实并不然。研究表明在所有癌症中,只有5-10%是因为从父母一方遗传来的基因缺陷(叫基因突变)直接导致的。
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警惕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呢?
如发生以下情况,患者应更多考虑家族性癌症综合征:
o 家庭中多人患少见或罕见种类的癌症(如肾癌)
o 癌症发生年龄偏低(如一个20岁的家庭成员得肠癌)
o 一个人患有多种类型癌症(如女性同时有乳腺和卵巢肿瘤)
o 一对器官都发现肿瘤(两只眼睛、双侧肾脏、双侧乳房)
o 兄弟姐妹之中一人以上患儿童期癌症(如兄妹俩都有肉瘤)
o 发生在不常发生的性别身上(如男性乳腺癌)
在判断患癌成员是否为家族遗传之前,需要先收集一些信息:
o 得病的是哪个(些)家庭成员?与患癌者是什么亲属关系?
o 得的是什么类型的肿瘤?是罕见的吗?
o 确诊时多大年龄?
o 是不是发现一种以上的肿瘤?
o 有没有吸烟或其它已知的风险因素?
需要高度关注的因素
近亲:发现肿瘤的如果是至亲,如父母或亲兄弟姐妹,比是远亲更要引起重视,因为基因突变引起的癌症,关系越远的遗传的几率性越小。
同时,假如两个患癌的亲戚原本就是亲属,就更需要特别关注。比如,两个都是母亲的亲属,比一个是父亲亲属、另一个母亲亲属,有更高的“易感性”遗传风险。
癌症类型:一些罕见类型的癌症,例如肾上腺皮质癌,如家庭中有一位亲属患病,其家族癌症综合征风险会相对提高。
多人患癌: 家族中多人罹患同一种癌症,比多人罹患多种癌症更令人担心。
年龄:年龄同样是影响因素之一。例如,结肠癌很少发病于30岁以下人群。近亲中若有两位(及以上)30岁以下结肠癌患者的家庭,可视为结肠癌家族遗传综合征。相反,前列腺癌是老年人常见疾病,但如果家庭中父亲和叔叔在80多岁时诊断为前列腺癌,这几乎不会影响后代。
遗传咨询规划健康
对癌症的警惕和恐惧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心理状态。正常的警惕惧怕心理能提高人们的防癌抗癌意识,这样就会自觉抵制外界的致癌因素。但谈癌色变,过于恐慌则是没有必要的。
对于一些有明显癌症家族史的人,建议去做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,一般通过血液样本的基因检测就可以鉴定出来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罹患癌症的风险因素,家庭成员的疾病模式以及其它的患病风险等,这对自身或家中其他成员的健康管理规划都是大有裨益的。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世界医讯WMI ”